2018/ 12/ 15
【高雄講座】愛滋、貧窮、童婚⋯⋯一群台灣人,如何讓馬拉威女人不用再「認命」?
「到了馬拉威,一般疾病以外的事情都不要碰,尤其是愛滋病,這議題太複雜了,你會被無力感擊垮。」這是余廣亮出發前,收到的許多叮嚀。
「但是,看診的第一天,第一個死在我面前的病人就是愛滋病患⋯⋯」
2002年,醫療援外經歷豐富的屏東基督教醫院接受了國合會委託,承辦馬拉威外交醫療團,成為台灣第一個負責政府醫療團的民間組織。時任馬拉威醫療團團長的余廣亮,看見該國愛滋疫情嚴重,決定開設愛滋門診、建立醫療管理系統——以此為起點,台灣醫療團的援外工作擴展至社工、幼教、公共衛生等領域,成了當地唯一的愛滋病照護體系,成果甚至登上國際知名學術期刊。即使2008年醫療團因兩國斷交而撤團,這些工作仍由屏東基督教醫院和「畢嘉士基金會」接續至今。
無論是醫療訓練或社區工作、工作人員或受助對象,馬拉威女性都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。
在這場講座裡,余廣亮將與我們分享,當年台灣醫療團在馬拉威偏鄉的愛滋工作,以及他遇見的不同背景的女性故事——如何帶領醫療團協助她們,甚至幫愛滋病友開一間豆漿店?!
而曾駐點馬拉威兩年的「畢嘉士基金會」專案經理楊筱筠,將帶我們看見現在的馬拉威偏鄉女人,包括職場上的同事、寡婦、母親、女學生⋯⋯為什麼女性賦權如此重要?需要幫助的人這麼多,為何許多社區計畫選擇以女性為出發點?為何一個女孩受教育,等於幫助整個國家?馬拉威偏鄉的女人如何走出愛滋、貧窮、童婚的陰影,不用再「認命」?
現場還備有小遊戲與小禮物,邀請你參加這場難得的重磅講座,認識馬拉威與世界另一端的堅強女人!
【講者介紹】
余廣亮,出生於香港,在台灣總被認為是香港人,但在香港,總被說是台灣人。高醫大醫學研究所博士,現任屏東基督教醫院院長、「畢嘉士基金會」董事。擔任台灣駐馬拉威醫療團團長期間,治療超過5000名病患,工作從單純的醫療救助發展至社區經營、脫貧協助。2008年獲頒行政院衛生署三等衛生獎章,2009年獲頒第18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,相信正確的事情就應該持續地做下去。
楊筱筠,曾任職於國貿、服務業,後至法國擔任一年志工。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擁有更大的價值,因而前往英國曼徹斯特攻讀國際發展研究所,從此踏上國際發展的不歸路。現任職「畢嘉士基金會」駐點專案經理,在馬拉威協助偏鄉學校濾水器汰換、貧童就學、社區寡婦與身障人士謀生。
【活動資訊】
★時間:12/15(六)14:00-16:30
★地點:三餘書店(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3樓,近捷運文化中心站1號出口)
★免費入場,憑「報名成功」通知信入場
★我們準備了特別小遊戲與小禮物喔!
【活動內容】
13:30-14:00 / 開放報到
14:00-15:00 / 分享時間
15:00-16:00 / QA時間
17:00 / 清場、自由交流